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科大经过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学府的奇迹。这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科大的超常规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恢复实事求是原则的先声。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多次指示,中科院写出了《关于科技工作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了整顿科技战线的一系列重要措施。通过亲自抓中科院的整顿,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整顿的目光投向了1958年他亲自批准创办的中国科大。9月26日,邓小平同志听取科学院的汇报时,明确指示:“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根据这一指示,10月23日,中国科大党委代拟了中科院向国务院汇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通过考试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等重要的办学思路。这是在教育战线上冲破思想禁锢的先声。
1977年7月,恢复了工作的邓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8月8日,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推动科技和教育战线率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根据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8月13日,中国科大党委向中科院上报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在1975年报告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通过考试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建立研究生院、建设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型重点大学等基本方针。9月初,中科院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了七条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奠定了中国科大新时期建校的基本方针。9月中旬,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了这个报告。这对全国科教战线上的解放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有力地配合了教育战线突破“两个估计”的战略部署。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科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学校从十年浩劫和校址南迁造成的濒于解体的境地起步,恢复发扬了初建时形成的优良传统,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的基地,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路子。到1998年,学校已有教师1650人,其中两院院士1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1084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0倍,校舍面积扩大了8倍,在校学生达到1万多人,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2.7亿元,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可以说,改革开放再造了一个中国科大。
以邓小平人才培养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邓小平同志一贯关心教育战线早出人才、出好人才。他指出:“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中国科大少年班和研究生院,正是邓小平这一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3月,至今共招收了761名学生;已毕业的554名学生中有73.7%被录取为国内外研究生,1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邓小平同志高兴地说:“少年班很见效,也是破格提拔,其他几个大学都应办少年班。”在创办少年班的同时,中国科大在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并明确提出建立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这是在尚未恢复学位制度的年代,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的最早改革,它使年轻的中国科大很快成为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现在科大已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点、57个硕士点。14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点自行审批权,8个一级学科20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近年来,科大进行了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了“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原则,从1979年起就按系招生,确立了宽口径培养“通才”的培养模式。五年学制,用三年至三年半时间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着力让学生掌握基础自然科学理论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现代实验技术等方面的能力。高年级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最新科技成果和现代化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来开设,保持精新活,使将来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工作的学生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
1983年,邓小平同志称赞道:“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改革开放以来,科大本科毕业生平均每年有5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近年来,科大毕业生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平均供需比例为1∶5以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动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再造一个高水平大学的基础。
以邓小平教育、科技、经济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强化高水平教育、科研中心的建设
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两个月后,经他亲自批示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科大建成一个能够独立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大学”。邓小平同志还指出:“今后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如何协调、人员如何经常交流的问题。”
二十年来,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中国科大继续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加强了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结合,广开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渠道。在请科学家们为学生讲课、开展合作研究、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让高年级学生进入研究所接受科研训练等方面,不断闯出新路子。90年代,科大又与中科院合肥分院联合建立了中国科大高等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向整体联合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是关键。科大贯彻“面向、依靠、攀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着力调整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布局,重组科研优势,在教育、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
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上,学校围绕国家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施项目、基地和人才一体化建设方针,积极组织科技力量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863计划、攀登计划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竞争,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组织多学科力量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致力于知识、技术创新。在面向经济建设上,学校依托基础研究的积累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优势,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动员科研力量深入生产第一线找课题,加大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致力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领域中重大、急迫、关键技术问题。1978年以来,科大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80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23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450多项。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和被引用数一直居全国高校“四强”之列。现在科大已建成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中科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科研基地。
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既锻炼了师资队伍,又以创新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践表明,教育与科研的结合,是教育、科技与经济实现高层次结合的基础。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学术交流
教育要面向世界,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科大率先选拔200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到欧美作访问学者,学习先进的科技及高等教育知识。这一举措,是学校坚持长期开放、具有良好国际学术合作环境的重要渊源。时至今日,科大先后派出2600多人次出国访问、进修、合作研究。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近5年来,共邀请了1300多人次国外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了95位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派出去、请进来,都围绕着加强新兴、空白、边缘交叉等重要学科建设这个目标,锻炼提高师生的宽广视野和创新精神,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这又为吸引国外学者来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科大在美国的《科学》和法国的《研究》杂志评出的中国杰出大学中都名列前茅,是我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大学之一。
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一流大学“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已经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支撑。在这方面,应当说科大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